当前位置>工作动态
“节气e起行”是常州市天宁区茶山街道清东社区以文化赋能治理的创新探索。项目将二十四节气这一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治理载体,引入现代AI的精准工具,激活居民的主体意识。在“线上科技辟谣+线下文化共建”的双向融合中,逐渐形成多元协作、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这一实践不仅回应了谣言治理的现实需求,更凝聚起了文化认同与邻里温情,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
数智赋能,破谣正本
社区依托大学生志愿者组建“清东e辟谣”小组,负责对微信群与朋友圈中流传的信息进行监测与鉴别。一旦发现疑似谣言,便推送“小贴士+权威解读”,有效化解了错误信息的扩散风险。与此同时,社区以节气为时点开设“节气e辟谣”专栏,将科学辟谣与养生知识相结合。例如,立春时破除“必须进补”的误区,大暑时澄清“冰水伤身”的偏见,白露时纠正“露重必病”的误传。通过生活化、趣味化的表达方式,居民在轻松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理性的认知框架。

文化润心,邻里共融
清东社区以“节气课堂”深化文化教育,邀请中医专家在清明、立秋等节气讲授健康知识,并以辟谣案例提升居民辨识能力。同时,社区把节气活动“做活”:清明以“直播+盲盒”形式传播科学常识,秋分开展“谣言一击即中”互动游戏,中秋推出“留心月饼”趣味互动,冬至将开展“‘饺’灭e网谣言”主题活动,目前已累计开展辟谣宣传活动10余场,让传统文化与网络文明同频共振。更具创意的是社区独立设计的“木兰说节气”表情包,将群众常见谣言与科学解释巧妙结合,使居民在线上交流中“随手辟谣”,让科学知识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社区生活。
协同共治,冷暖交融
社区以“节气+AI”的双轨驱动,实现科技与文化的互补。数字化工具提供精准识别,文化活动激发参与热情,二者结合形成“冷暖并济”的治理模式。在此过程中,居民与社工各展所长,共同推动治理落地。例如在夏至时节,社工带领居民探访独居老人,不仅送上健康手册,还帮助辨识保健品谣言,赢得广泛好评。科技赋予速度与效能,文化注入温度与归属感,二者相互映照,推动社区治理更为高效与和谐。
“节气e起行”是一场科技与文化深度交融的社区治理实验。它让治理超越制度规则的冷峻,转化为文化认同的温度与智慧赋能的力量。通过这一创新路径,清东社区探索出从“治理”迈向“智理”、从“管理”走向“共治”的生动实践,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积累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江苏省系列...
“苏小朗”教您如何举报网上有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