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动态

国庆节、中秋节即将来临,为进一步提升群众识谣、辨谣、防谣的能力,南通市各地网信办指导区镇深入商铺、村居、企业等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举报与辟谣宣传活动。切实提升群众的网络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为大家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双节保驾护航。
高新区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网络环境,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南通海安县高新区西园社区网信工作站联合江苏恩达通用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利民护企 E路同行”网络举报宣传活动。活动伊始,社区网络文明志愿者带领大家观看了《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微视频。视频中列举大量真实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从网络谣言、恶意诋毁等常见的网络侵权行为,到侵权行为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的严重危害,让员工们深刻认识到网络侵权的恶劣影响。随后,网络文明志愿者宣读了《“抵制谣言 e起护网”倡议书》呼吁全民参与共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生态,守护清朗网络科技,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谣言、协同治理谣言的良好局面。
李堡镇
海安县李堡镇蒋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心组织并开展了“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共度美好假期生活”主题宣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村民们通过观看网络谣言相关案例视频,学习如何举报互联网违法和有害信息,直观地感受到了网络谣言的危害性和传播的迅速性。视频中展示的一个个真实事件,使在场群众深刻认识到,谣言不仅可能误导公众、引发社会恐慌,还可能对个人名誉和隐私造成严重损害。随后,网格员和志愿者通过入户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等方式,现场向群众宣传网络谣言的危害、如何辨别网络谣言、发现谣言及时举报、散布网络谣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等相关网络举报知识,引导群众规范上网、理性发言,自觉抵制并积极举报违法不良网络信息。
白甸镇
海安县白甸镇白甸村网信工作人员深入辖区商铺、农资店、汽修店等场所,开展网络有害信息举报知识专项宣传活动。在商铺内,工作人员与群众围坐交流,详细讲解网络举报的渠道和流程,结合实际案例,让大家清晰认识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以及及时举报对净化网络空间的重要意义。群众们专注倾听,不时互动,纷纷表示会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来到农资店,工作人员耐心为店主解读宣传资料,解答关于网络举报的疑问。店主看着“人人参与网络举报,共同净化网络空间”的宣传牌,深有感触地说:“网络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维护好网络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以后遇到不良网络信息,我肯定会积极举报。”此外,工作人员还走进汽修店等场所,向从业者宣传网络举报知识,引导大家积极参与网络空间治理。
站点传安全
在外卖站点、快递网点等新就业形态群体集中场所,南通市通州兴仁镇的网络安全志愿者们结合外卖员、快递员日常工作与生活特点,重点解析“刷单诈骗”“虚假贷款”等常见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志愿者们通过真实案例还原诈骗过程,详细讲解骗子如何利用“高佣金刷单”“无抵押低息贷款”等幌子诱导受害者入局,手把手教大家识别诈骗话术与虚假链接。同时,志愿者们鼓励外卖员、快递员借助走街串巷、入户配送的职业优势,化身移动的“网安信使”,在配送过程中向市民传递网络安全小知识,将网络安全意识从站点延伸到千家万户。不少外卖员表示,这样的宣讲实用又及时,不仅自己学会了防范技巧,还能为顾客的网络安全出一份力,双节期间送单也更安心。
校园播常识
通州东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走进学校,为300多名学生带来一堂生动实用的网络安全知识科普课,用知识为青少年筑牢双节网络安全防线。从“如何保护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敏感信息”,到“识别游戏充值诈骗、陌生网友交友诈骗的常见套路”,志愿者们结合近期发生的青少年网络诈骗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网络陷阱,反复强调“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防骗原则。此外,志愿者还针对青少年沉迷网络问题,提醒同学们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养成文明上网、健康用网的好习惯。学生们积极举手提问,与志愿者互动频繁,纷纷分享自己遇到的网络安全小困惑。学生们表示收获满满,不仅学会了识别网络风险,还会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家人,共同守护双节网络安全。
乡村普干货
“个人信息不外露,陌生链接不点击。刷单返利是骗局,天上不会掉馅饼……”在通州刘桥镇乡村活动现场,主持人朗朗上口的网络安全口诀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聆听。演出间隙,工作人员结合近期发生的农村地区网络安全事件案例,用“方言 + 大白话”的通俗语言,向村民详细拆解“冒充客服退款”“虚假投资理财”“刷单诈骗”等常见骗局的套路与防范技巧。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案例,让村民们深刻认识到网络风险并非遥不可及,切实提高了警惕性。随后开展的网络安全知识问答小游戏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网络安全志愿者们准备了实用的小礼品,设置的问题紧扣宣传单与案例分享内容,村民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抢答,在欢声笑语中巩固了学到的网络安全知识。
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群众对网络举报的重视程度,激发了大家参与网络举报的热情,共同维护美好、清朗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