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动态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已正式拉开帷幕,一场围绕“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的宣传热潮正在南通海门街道展开。为提升辖区学生网络风险防范意识,引导青少年树立“文明上网、安全用网”理念,9月15日,在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来临之际,由南通海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南通海门街道网信工作中心、南通海门区公安局网安大队主办,解放西路社区与能仁小学联合承办的“网络安全进校园 争做文明小网民”主题活动在能仁小学开展,为全校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网络安全、网络举报“必修课”。
破冰游戏趣味多,火眼金睛辨陷阱
主持人以趣味互动拉开活动序幕。“同学们,‘免费领王者荣耀皮肤,输入 QQ 号就能领’的链接安全吗?” 随着第一个“链接排雷”游戏问题抛出,现场学生迅速反应,纷纷跑向场地两侧的“安全区”或“危险区”,在奔跑与判断中快速区分安全链接与危险陷阱;随后的“谣言‘粉碎机’” 游戏里,“吃一根冰棍能治好感冒”“转发消息领零花钱”等常见谣言被一一列出,学生们凭借生活常识与主持人的引导提醒,准确站定“谣言区”或“真话区”,在欢声笑语中掌握了辨别网络风险的基础方法。
情景短剧显真章,举报方法记心间
趣味游戏过后,由能仁小学师生带来的网络举报情景短剧《电话手表里的网络小卫士》精彩上演。剧中,小海、琪琪等角色还原了“发现不良网络内容后如何正确处理”的场景。从截图保存证据,到第一时间告知老师,再到牢记“1237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电话”,生动的表演让抽象的安全知识变得具象可感。表演结束后,主持人与学生们互动,“遇到不良信息该怎么做?”现场学生齐声回答“截图、报告、举报!”,安全用网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魔法文具记要点,安全防线心中筑
“同学们,书包里的文具能帮大家学习,今天我要送大家一套‘隐形安全文具’!”活动高潮环节,海门区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纪晓颖化身“文具店长”,带来“网络安全魔法课”。她用生动的比喻,将“谨慎保护个人信息”比作“安全笔”,提醒学生不向陌生人泄露姓名、家庭住址等隐私;将“设置复杂密码”比作“密码本”,教大家用“大小写字母+数字+特殊符号”组合筑牢账号安全;将“警惕陌生链接与公共Wi-Fi”称为“警觉尺”,引导学生与网络风险保持安全距离。朗朗上口的安全口诀、贴近生活的案例讲解,让在场学生轻松掌握“防范可疑链接、辨别网络谣言、举报不良内容”等风险防范要点。
宣言铿锵表决心,文明上网共践行
“我承诺,不点陌生链接!”“遇到不良信息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家长!”活动尾声,15名学生代表受邀上台,在展板上写下专属“网络安全宣言”,稚嫩的字迹背后,满是对维护网络安全的坚定决心。随后,在学生代表的领读下,全体学生齐声朗读“争做文明小网民”倡议书。“明辨是非,理性上网”“自我保护,谨慎交友”“适度上网,健康生活”“弘扬正气,传播文明”,响亮的倡议声回荡在校园。
此次网络安全宣传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安全知识融入互动与体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网络安全素养。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会将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家长,共同守护家庭网络安全。下一步,南通海门街道将持续推进网络安全宣传进校园活动,为青少年营造健康、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助力孩子们在清朗网络空间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