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动态

八月盛夏,骄阳似火。乘着“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的夏日热潮,一场以“茉莉花开·清朗一夏”为主题的网络举报与辟谣宣传活动在南通通州区全面铺开。南通通州区网信办通过联动各镇(街道),以“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方式,将网络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推动“遇谣能辨、有假敢报”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织就覆盖城乡的网络清朗防护网。
晚会搭台传“安全经”
在兴东街道,一场文艺晚会正点燃夏夜热情。与舞台上的精彩表演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广场一侧的网络安全宣传摊位——这里成了观众散场后的“第二课堂”。为增强群众网络安全意识,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兴东街道将宣传阵地嵌入文化活动,通过“手册讲解+互动问答”的形式,让网络安全知识从“单向输出”变为“双向共鸣”。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手持《防范网络诈骗指南》、《遇到9种违法和不良信息请向我们举报》等资料,向过往的群众宣传网络举报和辟谣的相关知识。同时,志愿者结合近期高发案例,用“拉家常”的方式讲解防范技巧:如何识别钓鱼网站伪装、怎样设置高强度密码、遇到可疑信息如何举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过往的群众频频点头。“原来网络诈骗离咱这么近!这宣传摊位设得太实在了!”
巡演余热续“文明课”
“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的锣鼓声刚歇,平潮镇的网络安全宣传便接力开讲。志愿者们穿梭于散场人群,用一场场“流动课堂”为村民编织起细密的网络安全防护网。“流动课堂”聚焦乡村网络生活的“痛点”,摒弃晦涩条文,改用“身边事”解读“大道理”。从“如何识别谣言套路”到“网络举报渠道全知晓”,志愿者们围绕乡村微信群里常见的“不实养生帖”“夸大灾情传言”,以及短视频平台上的“虚假带货信息”展开讲解。同时,志愿者们手把手教村民保存证据、通过官方平台一键举报,还现场演示如何用权威信息戳穿谣言漏洞:“看到‘震惊体’标题先别急,去政府官网或‘国家辟谣平台’查一查;遇到‘带货主播’夸大功效,看看有没有产品资质证明。”
村居签名立“清朗约”
为提升群众网络安全意识,营造安全健康的清朗网络环境,东社镇横马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以“维护网络安全 同建文明空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志愿者们向群众发放了“遇到9种违法和不良信息请向我们举报”、“涉企网络侵权信息举报指南”等宣传单页,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耐心讲解电信诈骗常见手段、个人信息保护要点、网络安全连接等实用内容。横幅签名环节中,“我承诺: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积极举报网络不良信息!”的誓言响彻大厅。150余名群众在 “文明上网重自律 指尖下面守纪律”横幅前郑重写下名字,用笔迹许下网络文明约定。“签了名就像给自个儿上了道紧箍咒,以后发朋友圈会先想想该不该转。”一位群众的话道出了众人的心声。整个活动现场充满了“网络文明人人参与 清朗空间人人有责”的浓郁氛围。
八月的风,吹过城镇与乡村,也吹散了网络空间的阴霾。这场以“茉莉花开·清朗一夏”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用“接地气”的方式让网络举报的流程“熟起来”、谣言粉碎的技巧“用起来”、文明上网的意识“立起来”。接下来,通州区网信办将持续深化“家门口”宣传,让“茉莉花开”的芬芳绽放在每一个网民的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