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动态

为进一步增强群众对网络谣言的防范意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近日,南通如皋市委网信办联合各镇(区、街道)网信工作中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辟谣宣传活动,筑牢识谣辨谣防线。如皋市搬经镇网信工作中心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深入人流密集的市集,开展“安全进万家 防谣你我他”主题活动。活动现场,场景化、本土化的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图文并茂的展板生动展示了网络谣言的危害性以及辨别和抵制谣言的重要性。现场设置了“网络谣言大辨析”“辟谣知识我知道”等互动问答环节,增添了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了居民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有效提升宣传普及效果,打通“最后一公里”,将抵制谣言的小知识送达到群众身边。

吴窑镇以四房庙会为契机,开展“抵制网络谣言 守护清朗网络空间”宣传活动,“警惕网络养生保健类骗局,切忌‘捡漏’‘占便宜’心态” ,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等,志愿者向前来逛庙会的群众讲解什么是网络谣言、网络谣言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如何辨别和防范网络谣言,叮嘱树立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并就“12377”网络不良信息举报途径、应对网络安全风险等知识进行宣传普及,就村民关心的问题现场交流问答,在手机上操作演示。
石庄镇网信工作中心走进业琛商业广场,开展网络辟谣和举报活动,志愿者先后来到各个商户店铺内,向商户们发放宣传手册,结合日常经营场景,现场讲解《网络安全法》《网络举报指南》,提醒商户不要轻信网传的“生意秘籍”“经营黑幕”等谣言,避免掉入不实陷阱。在休息区,志愿者结合当下网络热点话题,如商品抢购热潮、食品谣言和教育谣言等,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引发居民驻足讨论,大家纷纷表示今后会提高警惕,发现谣言及时举报。
海安市委网信办指导各区镇开展网络举报与辟谣主题宣传活动。开发区洋蛮河村聚焦居民财产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积极开展“聚反诈宣传之风 传文明网络之行”活动,将网络举报防线融入社区“邻里圈”与商铺“工作圈”,构建起全民参与的网络举报体系。网络志愿者深入辖区商铺、企业等重点场所,向经营者和员工详细讲解“12377”网络举报平台等官方举报渠道的使用方法。志愿者化身“举报宣传员”,逐户走访开展“敲门行动”。在老年居民家中,结合保健品诈骗、冒充亲友借钱等案例,手把手教学如何对微信公众号虚假信息、短视频平台诈骗账号进行举报,特别提醒“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发现异常立即截图保存”。此外网络志愿者将谣言案例等信息转发至居民微信群、企业微信群,讲解如何在微博、抖音等平台对谣言信息、侵权内容进行一键举报,引导居民成为网络空间的“瞭望哨”。
在“岐黄暖乡·健康守护”活动现场,白甸镇网络志愿者通过案例讲解、有奖问答等形式,开展"利民护企网络举报"专题宣传。“遇到恶意差评、网络谣言该怎么办?扫描这个二维码,3步就能完成举报。”网络志愿者演示着“网络举报”小程序的操作流程。“原来网络举报这么方便,以后发现不良信息一定及时反映。”参与活动的村民王先生感慨道。从望闻问切的传统诊疗到指尖轻点的网络维权,这场活动展现的不仅是服务形式的创新,更是基层治理中“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
雅周镇网信工作中心创新开展"携手护网行 共治e空间"网络举报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将网络举报与全民阅读推广有机融合,实现网信知识普及与全民阅读推广的双向赋能。网络志愿者结合近期“AI换脸虚假宣传”典型案例,阐述谣言干扰居民生活、扰乱社会秩序的现实危害,现场讲解识别网络有害信息的正确方法,面对面地普及网络举报知识和识谣辨谣技巧。在现场,志愿者向观众们发出“共建共享清朗网络空间倡议”,倡导大家依法文明上网,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举报有害信息,共同构建清朗网络空间,自觉形成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
在互动答题环节,由网信工作中心精心设计"信息真伪赛""谣言粉碎机"等主题关卡,将专业知识转化为20道生活化题目。“网络不良与有害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的热线电话是多少?”“有电话联系你,客服告诉你航班取消了,你该采取什么措施?”在这种沉浸式学习模式中,观众们轻松愉快地学习网络举报知识,既增强了网络举报意识,又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识别应变的能力。
南通海门多地围绕网络举报与辟谣,进校园、进村居、进银行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举报和辟谣宣传活动。海门街道网信工作中心走进能仁小学开展网络举报与辟谣宣传活动,在能仁小学报告厅,刘丽莲老师带领同学们共读《我的网络世界说明书》,翻开了网络生存知识的宝库。在刘老师耐心细致地讲解下,同学们对网络违法和有害不良信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筑牢了内心的网络安全意识防线。活动尾声,学生代表走上台,在KT板上郑重签署《我的网络使用承诺书》,一笔一划都代表着他们遵守网络规则、守护网络安全的坚定决心。
悦来镇网信工作中心走进保卫村开展网络举报宣传活动,通过集中宣传、现场宣讲、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村居群众积极参与网络举报,不断增强识谣辨谣防谣能力,营造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的社会氛围,共同维护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活动期间,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材料、面对面讲解等方式向社区居民宣传什么是网络谣言、如何辨别网络谣言、制造传播谣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并引导居民正确使用网络、理性发言,自觉抵制不良网络内容,自觉规范上网行为,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如何守护银行账户安全?”“遇到可疑转账提示该怎么办?”常乐镇网信工作中心人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向银行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详细讲解网络钓鱼诈骗、假冒APP和网络谣言等常见隐患,针对群众提出的“网上说银行卡需要升级,该如何判断真假”等金融领域网络谣言问题,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地一一作答。现场设置网络安全知识问答环节,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普及金融常识和网络谣言的成因、危害等,提高广大群众对金融领域网络谣言的识别能力,提醒大家要守好自己的“钱袋子”,自觉抵制网络谣言,通过正确途径举报不良信息,携手共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南通市崇川区在辖区各街道,积极开展网络举报和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幸福街道联合派出所在南通火车站开展网络举报宣传活动。民警向旅客讲解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的危害及甄别方法,引导群众关注江苏网络举报平台。活动现场设置多个互动板块,通过打卡拍照、转盘竞答等环节,为旅客带来“沉浸式”学习体验。此外,街道还邀请社区民警走进居民小区,通过普法小课堂,向老年人普及网络防诈和网络安全知识,强调网络安全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新城桥街道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共建平安和谐家园”为主题,为侨眷送去实用的网络安全知识。活动中,律师志愿者结合侨眷家庭特点,讲解跨境通讯中的网络风险,提醒侨眷“不轻信、不转账、多核实”。在遇到网络上的有害信息时,可以通过“江苏网络违法和有害不良信息举报”小程序进行举报。同时,还动员侨眷们积极成为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者。活动最后,侨眷们纷纷签署《文明上网倡议书》,承诺抵制网络谣言。
陈桥街道开展“法墨丹青 E路同行”网络安全普法楹联书法创作活动。辖区党员、小区居民和退役军人挥毫泼墨,创作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普法作品:“网络无形须谨慎,法纪有界要遵行”“e路平安防诈骗,指尖清净守文明”……一幅幅作品既蕴含传统楹联的工整对仗,又巧妙融入了防诈骗、个人信息保护等网络安全知识。居民表示:“用楹联普法,既接地气又有新意,大家在书写和讨论中自然记住了网络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