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动态

2024年4月,常州清东社区联合常州辟谣联盟和相关高校,加强辟谣阵地建设,率先建成社区辟谣联络点,成立辟谣志愿服务队,将闲置的“健康小屋”升级改造为功能复合的“清东e站”。
全年创新采用“节令+”模式开展反谣防谣工作:结合网络安全周推出“谣言一击即中”互动游戏,通过青少年手绘辟谣石球、情景模拟课堂、反谣桌游等趣味形式,将网络治理融入社区生活;在中秋网络安全宣传周设置趣味游戏,定制“留”心月饼;结合冬至节气开展“‘饺’灭e网谣言”活动,借传统节气将辟谣知识送进百姓家。全年开展互联网违法和有害信息举报活动10余场,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
随着AI系统DeepSeek依托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火热出圈,清东社区正在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拥抱AI浪潮,依托DeepSeek等智能工具,创新形成“望闻问切”四诊法,探索一条基层辟谣治理的新路径,实现网络辟谣工作从传统角度向数智化转型。
近日,有位老奶奶走进社区,向负责医保的社工咨询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在抖音上看到一则消息,单次住院不能超过15天,否则医保无法报销,是真的吗?”以此为例,见证AI在辟谣中如何发挥“望闻问切”。
一、望:见微知著,精准识别谣言属性
建立“AI快速分析+人工精准识别”协同机制:社工向 Deepseek 输入“医保报销与住院天数关系”“医保报销政策依据”“单次住院时长限制谣言”等关键词后,Deepseek 迅速从海量信息中抓取权威政策文件、学术研究资料以及过往辟谣案例,经快速分析,梳理出医保报销核心要素与谣言漏洞。社工当场就告诉老奶奶:“这是个谣言,我国医保政策从未规定住院天数限制,若医院以‘医保规定’为由要求出院,有权拒绝不合理的出院要求,并可拨打12393医保服务热线投诉。”
二、闻:闻一知十,倾听多元群体声音
发挥DeepSeek多角色代入优势:输入谣言内容后,系统可模拟不同年龄、职业的居民视角生成讨论实录。通过展现“上班族”“退休老人”“大学生”“社区商户”等立体化舆情图景,工作人员能定位老年人群、育儿家庭等传播重点群体,制定精准辟谣方案。
三、问:刨根问底,系统解构谣言逻辑
通过向DeepSeek发起多维度追问,构建“谣言解构知识树”:
· 传播动因:为何该谣言在老旧小区更易传播?
· 于老旧小区而言,老旧小区居民以老年人为主,健康问题和医疗费用敏感度更高,对医保政策的关注度远超其他群体。此类谣言直接关联切身利益,易引发焦虑和讨论。
· 心理机制:“眼见为实”思维如何加深对国家政策的误解?
· 当某人声称“因住院超15天被催出院”,听众会将此案例视为“证据”,忽略医院个体行为与国家政策的区别,部分群体对官方渠道信任度低,大脑会优先记忆风险信息,而忽视辟谣内容。
· 历史对照:“医保报销”谣言的破解经验。
· 在2018年、2020年都曾发生过类似谣言,可在“谣言高发区”如社区医院、养老服务中心张贴海报,用大字标题澄清关键点、推广“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设置“住院报销规则”一键查询入口等措施有效应对。
四、切:对症施策,传递有温度的真相
依托DeepSeek多风格生成能力,将标准化辟谣信息转化为不同版本,确保辟谣内容兼具逻辑严谨性与情感共鸣度:
→ 权威版:国家医保局严正声明:住院报销从未设定15天时限,相关传言严重失实。医保支付依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以合理诊疗为唯一标准。
→ 科普版:医保报销看的是治疗合规性而非住院天数,所谓“15天红线”纯属误解。就像高血压调理或术后康复,只要用药检查在医保目录内,住满30天照样正常报销,具体可查当地诊疗项目目录。
→ 温情版:朋友们,生病住院时不必为谣言焦虑。医保始终是您的坚实后盾,报销与否取决于治疗方案合理性及用药规范,与住院天数无关。无论是短期治疗还是长期康复,只要符合医保政策,这份保障便会全程守护,为您卸下经济重担。
多形态传播使真相既有力度更有温度,有效破除“权威辟谣=冰冷说教”的认知壁垒。
综上,可以看到,DeepSeek能够精准识别谣言中的逻辑漏洞、语义偏差。无论是夸大其词的虚假宣传,还是断章取义的误导性言论,都难逃它的“火眼金睛”。DeepSeek也能够通过互动问答,提供分析报告,针对不同群体制定辟谣策略,引导舆论走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当然,技术工具必然存在局限性:由于一些谣言的复杂性,DeepSeek依赖网络信息源,在应对隐蔽性强、证据链缺失的新型谣言时仍需结合人工研判;面对信息茧房效应,需持续优化“人机协同”机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极大地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与机遇。基层社区既是抵御谣言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传播真相的最后一公里。在今后的工作中,清东社区将合理运用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具,真正将辟谣工作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营造出人人参与、共同抵制网络谣言的良好舆论环境。当技术创新扎根社区土壤,当数字治理浸润人文关怀,就一定能构筑起清朗网络空间的坚强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