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辟谣平台

今日辟谣
谣言:给12306微信公众号留言“许愿”就能成功候补车票?
真相:近日,有部分网友表示,通过12306微信公众号发送“许愿候补成功”“候补车次***,候补单号***,帮我兑现一下吧”等消息,能成功买到车票。对此,12306官方客服曾回应:留言补票成功纯属巧合。即使留言,12306人工也无法干预补票结果,一切是系统自动候补的结果。建议采用正确候补方式,以免错过购票时机。(来源:@四川观察)
今日科普
科普: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丨纠正五大误区,正确面对癌症
详情:每年4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2025年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癌症防治误区。
误区一:靠保健品可以抗癌?
真相:保健品的作用主要是补充营养或改善健康状况,不能替代药物。有的“抗癌保健品”甚至含有未标明的成分,长期服用可能损害肝肾功能。癌症治疗仍需依靠手术、放疗、化疗等医学手段。
误区二:体检报告上肿瘤标志物升高等于得了癌症?
真相:癌症是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的重要原因,但肿瘤标志物升高原因很多,并不一定都与癌症有关。比如,普通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肝炎、肠炎等炎症和感染,长期抽烟等生活习惯都有可能影响肿瘤标志物水平。所以,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等于患癌,不必过度恐慌,应进一步咨询专科医生。
误区三:癌症会在家庭成员间传播?
真相:癌症不是由病毒或细菌直接引起的传染病,日常生活中的接触不会让癌症在人与人之间传染。但是,肺癌、胃癌、食管癌等癌症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果家中有人罹患此类癌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应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生活习惯,并定期筛查。
误区四:手术才是根治癌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真相:这种说法不够严谨,要根据是恶性肿瘤类别及分期等具体情况而定。中、早期,体积小的实体肿瘤,很多情况下确实可以优先考虑手术,但是对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手术往往无能为力。肿瘤治疗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专业医生根据患者情况权衡利弊、综合治疗。
误区五:出现癌前病变就离患癌症不远了?
真相:“癌前病变”不是“癌症前期”,指的是有一些病变,如果持续发展下去可能发生癌变。及时检查、治疗、复查,积极应对“癌前病变”,能大大降低癌症发生的可能性或尽早发现癌变科学治疗。(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今日提示
通报: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民生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
详情:近期,个别网民假借社会热点事件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或自编自导自演、无中生有炮制虚假案事件,以此吸粉引流、非法牟利。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始终保持对网络谣言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遏制网络谣言高发频发态势,切实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现公布10起涉民生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
案例一:孙某刚编造传播“河南焦作多县将合村并镇”谣言案。
案例二:王某超编造传播“许昌将投资10亿建3个机场”谣言案。
案例三:梁某成编造传播“四川三奥雪山‘解封’”谣言案。
案例四:张某宝、沙某浩编造传播“安徽明光市地铁已经动工”谣言案。
案例五:童某海编造传播“重庆全日制本科十年直接认定副高”谣言案。
案例六:某公司发布“海关将对进口煤炭实施延迟检查”谣言案。
案例七:孙某强编造传播“杭州外省家庭无门槛就读”谣言案。
案例八:刘某晢编造传播“暴雨后许昌满目疮痍”谣言案。
案例九:朱某珍编造传播“大米涨价,快去抢米”谣言案。
案例十:律某雪、逄某峰编造传播“某餐饮企业后厨检查出艾滋病”谣言案。
详情: